质量信得过班组由来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是我国企业质量管理调整时期,很多行业、企业重新建立、整顿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大跃进”中曾经被废除的一些质量管理制度。1963年,当时的一机部颁发了修订后的《技术检查工作条例》,明确实行专职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以专职检查为主的原则,专职检查人员实行定岗位、定任务、定检查标准,质量管理工作有了较新的发展。各企业发现不少“当好三员”(质量检查员、质量宣传员、技术指导员)、“把好三关”(关键产品、关键工序、关键人)、“做好三检”(零件检查、巡回检查、完好检查)的优秀检查员,涌现出很多工、检关系协调,优质高产的事迹。其中洛阳轴承厂滚子车间终磨小组,在加工中做到质量上自己信得过,检查员信得过,下道工序信得过,开创了产品质量“信得过”活动。1978年原一机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班组“产品质量信得过”活动的决定》和《“产品质量信得过”班组验收条件(试行)》。在全国机械工业系统大力开展“产品质量信得过”活动,强调“产品质量信得过”班组对待产品质量要精益求精,做到“自己信得过,检验员信得过,用户信得过,国家信得过”。将“信得过”活动由单一的生产信得过的产品提升到创建一个可信赖的基层组织。从那时起在机械工业系统掀起了创建“产品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的热潮,每年组织召开全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和质量信得过班组代表会议(双代会),树立先进,传播经验,使这一活动得到健康地发展。1993年起,由中国质协、中国科协、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召开的全国质量管理小组代表会议上,同时命名表彰“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活动由此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为加强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促进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迈上新台阶,使班组建设活动目的更加突出明确,活动内容更加具体规范,活动效果更具“质量”特色,中国质量协会在总结多年质量信得过班组经验的基础上,于2011年制定并下发《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管理办法》及《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实施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规范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内容,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